投资展望 2022
ESG: 十字路口
投资展望 2022
ESG: 十字路口
环球ESG投资主管Paul LaCoursiere探讨对2022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投资的发展方向举足轻重的四大主题。
ESG投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我们预期未来一年不会降温。
我们认为投资者需求(图1)的发展方向明确不过。作为对ESG有所承担的资产管理人,我们乐见这个动能的发展,但亦相信要达到不少人期盼ESG考虑因素与资本市场将取得的成果,金融业需要克服不少重大阻力。国际政策、地域因素和投资者偏好均会影响ESG考虑因素,乃至金融业的发展。
图1:动能继续增强
Investor demand for sustainable funds is rising globally, with Europe –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advanced market for ESG investing – seeing a clear preference for active management.
环球可持续发展基金 | 欧洲可持续发展基金 |

资料来源:Morningstar Direct Manager Research,截至2021年9月。「可持续发展」包括ESG整合、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行业基金。
以下我们将重点介绍预计在2022年有所演变,最终塑造ESG投资前景的四大核心领域。
1. 坐言起行 — 对资产管理的期望
客户和监管机构未来可能重视行动多于言论。某些资产管理人也许能凭借吸引目光的包装和论述而实现目前的发展,但到了2022年,这将需要确切的理据和行动。这是正面的发展。
我们亦预期这会造成市场两极化,亦认为贯彻严格流程的业界人士,应开始从只注重表面功夫的同业突围而出。我们预计有愈来愈多的资产管理人无法证明其承担,最终退出这个市场,而能够言出必行的同业,则有望更受投资者欢迎。
「某些资产管理人也许能凭借吸引目光的包装和论述而实现目前的发展,但到了2022年,这将需要确切的理据和行动。」
绝少企业会扬言,在这方面是无事可做的。在投资和企业层面,取得进展的证据、增拨资源、长期沟通和实质辩论,均对于展现真正的承担同样重要。骏利亨德森在2021年取得重大进展,但亦明白整个行业需要加快蜕变的步伐,方能达到各项ESG目标。
就此评估资产管理人的资历并不容易。报告由评级机构发表,但结果和建议却视乎评估准则而有所不同。随着环境变化,报告亦可能转眼变得不合时宜。因此,投资者不妨在2022年为自己审慎制订ESG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目标,以此质疑和挑选合作的资产管理人。
资产管理人如何改良其ESG方针,将推动客户应期待的证据。以往先例(不少是负责为关联机构管理大量资产的公司所制订)是集中作出ESG判断,然后对不同产品采用一式一样的ESG整合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虽然听来顺理成章,却未能解决客户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敏感度,或ESG相对财务目标的优先次序的偏好差异。随着实务与理论变得成熟,而ESG的投资方向有所演变,针对特定投资组合的自订和专门设计方案变得更加重要。
评估资产管理人的ESG资历
资产管理人是否具备:
- 专属的ESG投资和分销团队?
- ESG企业宣言和投资原则?
- 明确指出与ESG相关的投资策略目标及流程?
- 与可持续发展措施和投资相关的历史及往绩?
- 愿意分享对ESG事务及主题的见解?
- 董事会对ESG措施的参与及监督?
评估资产管理人的ESG资历
资产管理人是否具备:
- 专属的ESG投资和分销团队?
- ESG企业宣言和投资原则?
- 明确指出与ESG相关的投资策略目标及流程?
- 与可持续发展措施和投资相关的历史及往绩?
- 愿意分享对ESG事务及主题的见解?
- 董事会对ESG措施的参与及监督?
2. 财务业绩?可持续发展?还是两者同样重视?— 董事会的两难
ESG策略对董事会的影响,在2021年出现截然相反的例子。大型跨国食品及饮料公司达能(Danone)的行政总裁Emmanuel Faber于3月份被解雇,理由是过份重视可持续发展,而未能交出令人满意的财务业绩; Faber提倡环保议题和加强可持续发展营运模式,但近年来销售额和利润率均逊于同业,令集团面临压力。1
相反,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在今年5月份举行股东大会,有某间小型维权投资公司获得董事会十二个席位中的三席2,原因是该维权投资者指埃克森美孚未有制订足够的气候变化策略,此观点其后获得持大量埃克森美孚股权的投资者全力支持。
上述两个例子反映企业与资产管理人的两难。在2022年,企业会否将普遍朝着其中一个方向转变?股东会否将根据个别情况而施压?投资者应如何权衡支持或反对企业ESG立场的风险?
在此情况下,资产管理人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本身参与公司事务的方针。有些投资者可能希望,其资金用作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多于财务回报,并乐见Faber继续掌管达能,但其他投资者未必持相同看法。这对金融业来说是有趣的问题:资产管理人在进行受委代表投票和参与公司事务时,应该反映个人偏好,还是遵循中央政策或统一方针?
「有些投资者可能希望,其资金用作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多于财务回报,但其他投资者未必持相同看法。」
既然资产拥有者已经采用各式各样的方针,董事会需要更准确传达受到关注的议题,以及这些议题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正确判断问题及决定优先次序并不容易,对处理ESG错综复杂细节而经验有限的董事来说尤甚。纽约大学斯特恩可持续商业中心曾经进行研究,评估《财富》100强企业董事会董事的ESG专业知识,从2019年的履历发现,1,188名董事中只有29%具有相关的ESG资历。而更深入研后究后发现,当中大部份经验属于社会类别(21%),主要是健康和多元化问题,而环境(6%)或治理(6%)议题的经验则明显较少(图2)。如此专业知识的差距可能会导致董事会出现进一步的人事变动,原因是注重ESG的投资者抱持较大的期望,或者是行政总裁误判投资者感受,并被认为重视ESG因素多于财务回报。
图2:董事会董事 — ESG专业知识差距
Analysis of board directors of Fortune 100 companies shows a worrying lack of credentials in ESG matters.
社会 = 21% 有经验 | 环境 = 6%有经验 | 治理 = 6%有经验 | |||
类别 | 有相关资历的比例(%) | 类别 | 有相关资历的比例(%) | 类别 | 有相关资历的比例(%) |
职场多元化 | 5.00% | 能源 | 1.20% | 会计 | 2.60% |
健康护理 | 3.50% | 节能/大自然 | 1.20% | 监管机构 | 1.00% |
医疗考验/倡议 | 1.90% | 可持续业务 | 0.80% | 网络/电讯保安 | 0.60% |
企业社会责任 | 1.50% | 可持续发展 | 0.80% | 风险 | 0.40% |
公民权利/人权 | 1.50% | 环境法律 | 0.50% | 道德/贪污/企业责任 | 0.30% |
社会 = 21% 有经验 | |
类别 | 有相关资历的比例(%) |
职场多元化 | 5.00% |
健康护理 | 3.50% |
医疗考验/倡议 | 1.90% |
企业社会责任 | 1.50% |
公民权利/人权 | 1.50% |
环境 = 6%有经验 | |
类别 | 有相关资历的比例(%) |
能源 | 1.20% |
节能/大自然 | 1.20% |
可持续业务 | 0.80% |
可持续发展 | 0.80% |
环境法律 | 0.50% |
治理 = 6%有经验 | |
类别 | 有相关资历的比例(%) |
会计 | 2.60% |
监管机构 | 1.00% |
网络/电讯保安 | 0.60% |
风险 | 0.40% |
道德/贪污/企业责任 | 0.30% |
Source: NYU Stern Center for Sustainable Business, January 2021.
这衍生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公司治理如何成为解决气候变化等社会问题的机制。我们相信,这个质疑涉及的规模需要各方协调,同时兼顾资本市场和政治政策。从我们的角度,政治家与监管机构有责任实行变革和改变公众行为,而资本市场(包括资产管理人)则可以发挥推动变革的角色。
有见及此,我们有兴趣了解董事会对ESG的态度,会否在2022年出现进一步分歧,抑或在关注ESG是否与财务表现具有协同效益,或有些事情需要逐一评估时,看法变得一致。实体如何评估本身ESG相关风险,亦将受到检视,到底ESG相关风险应否被视为独立于较传统的财务指标以外,还是属于公司管理各个方面的必要元素?这对企业高层来说无疑是困难但重要的辩论。
3. 协调的两难 — 监管与基金标签
尽管ESG已经开始重塑商业市场的格局,而我们预计来年将会持续,但在ESG或可持续发展指标方面,迄今未有官方、全球公认的会计或监管标准供投资者追踪。随着各地市场的监管和指引方向不一,未能形成彼此连贯的框架,危机正开始蕴酿。
首先,对ESG投资策略进行分类,正变得愈来愈困难。由于指引各异,在某个市场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的策略或投资流程,在另一个市场却可能会被贴上不同的基金标签,而这些基金标签开始相互竞争,而未能在ESG生态体系里促进主要投资产品类别实现各界期待的一致性。
莫衷一是的认知
ESG terminology has different applications globally and can make it difficult in terms of labelling and objectives.

这情况不利最终投资者。结果清晰易明,是有效分类和监管设计的首要规则。目前,环球资产管理人难以设计出ESG投资策略,然后以一致方式在不同地区或国家制订基金标签和进行营销。
我们相信,为了延续ESG投资能够产生正面影响力的动能,在2022年必须加强词汇的标准化,并更有效协调监管方面的指引,最理想情况是制订全球公认的产品分类,让最终投资者更容易了解和比较采纳ESG目标的策略。
4. 这可出什么样的错?— 公开辩论的重要性
无论在任何委员会会议、进行推介或谈判前,笔者都会抽空思考成功与失败后的情况。同样道理,我亦会腾出时间判断ESG的发展未达预期的可能性。近期尤其令笔者忧虑的发展方向,是各方明显缺少辩论,公开辩论和思考反对论述是进步的良性元素,但我认为这对当前ESG发展阶段亦是举足轻重。
持续发展的内在科学,是汇集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层面研究,此前在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一篇评论3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以本身所针对的问题,而非相关学科的定义来确定的领域」。虽然相关学科随着时间而发展,但正如任何与社会系统相关的领域,积极辩论对于尽可能减少和控制意料之外的后果,皆是必不可少的。在我们看来,有必要于未来数月迅速达致共识,让商界领袖和分析师能够(并理应)提出不一致的观点,无需担心造成声誉风险。
ESG声誉风险
ESG considerations have become mainstream news, increasing the reputational risk of getting it wrong.

回到资产管理,我们需要质疑某些范畴的承诺与期望,是否已变得不合理,利他主义是否合宜,以及从授信角度向客户提供的服务与信息是否在适当水平,这可以简单至确保各方对投资期限,都有相同程度的理解。我们相信,ESG整合长远将创造卓越价值,但投资者应准备好迎接过程中的起伏。
笔者最近出席一间管理顾问公司的会议,会上某合伙人指出,严格将ESG整合至投资流程,明显是三赢的概念,称之为「拯救地球,解决社会问题,有系统地为客户创造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我们应该发声,抗衡公然过度推销的做法,否则未来ESG可能是徒具神圣地位而没有真正内涵。有理有据的反驳,在市场某些范畴似乎已经全面反映在估值身上,并可能使股份面临调整,投资者不应忽略这个风险。
「我们应该发声,抗衡公然过度推销的做法,否则未来ESG可能是徒具神圣地位而没有真正内涵。」
在所有场合,无论是私人会议还是公开论坛,当大家提出对ESG作出取舍的观点时,是会让人感到不安,但分析最坏情况并相应制订缓解方案,实在是良好的商业管理做法。如果担心被视为非ESG「信徒」而不能进行讨论,规划与应急管理都将受到影响,当中关键是真实和符合现实,坦诚公开讨论有其必要性。
在研究层面,假若分析师相信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会为企业带来太大成本负担,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回报,便需要获赋予提出建议的空间;然而,当前单一方向的动能如此强大,以致某些组织感到不安,可能不敢对可持续发展实务作出任何短期取舍。
被评为「非ESG」的风险一直存在,但这可能会扼杀有价值的反驳论据。有理据地唱反调其实是必要之举,毕竟历史证明,一面倒而不受批评的观点是危险的。虽然我们坚信,ESG是创造客户心仪投资成绩的关键,但我们乐见更多有关局限与取舍的公开辩论。
我们的方针
骏利亨德森致力参与ESG投资,并随着客户需要改变而调整本身的方针。我们力求保持观点的透明度,并相信就未来机遇与挑战进行公开坦诚的辩论,是持续进步的关键。我们相信ESG投资有助塑造未来,而2022年将出现一些重大决策,为行业乃至世界整体奠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