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經理Jeremiah Buckley剖析加息及通脹持續對美國增長股的影響。
股市從疫情爆發初期便穩步上揚,直至去年11月,投資者開始消化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的意向。自此幾個月裡通脹持續高企,如今央行已經著重從非常規的支持性政策,轉為實施激進的緊縮政策。現時投資環境出現根本的變化,利率上升及通脹揮之不去,與過去十年的低息、低通脹環境截然不同,迫使投資者重新思考股票增長前景及估值。
美國股市已下挫至貼近熊市區域,標普500®指數自今年首個交易日的歷史高位以來下跌近18%(截至2022年5月18日)1。今年的通脹數據較不少人預期來得更高、更持久。除非通脹放緩及利率穩定下來,否則市況仍可能繼續波動,畢竟經濟增長受到的短期乃至長遠影響仍有待觀察。
通脹展望
我們觀察到一些宏觀及企業層面的訊號,相信通脹已經接近見頂。消費者財務狀況理想,市場對貨品的需求強勁,但隨著疫情期間的增長放緩,加上政府縮減刺激經濟措施的規模,需求亦逐步回落。加息導致融資成本上漲,而且消費者的開支轉向疫情下受到限制的服務業,亦導致貨品需求減少。
在供應方面,勞動力參與率在4月份輕微下降,但整體仍趨向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減輕勞工市場空前緊絀造成的一些壓力。
圖1:勞動力參與率

資料來源:美國勞工統計局,截至2022年5月18日。
短期股市影響
對股市的長遠影響
深入檢視價值股與增長股
與其從概括的價值股與增長股的角度來審視投資大局,我們寧願深入研究個別板塊、行業及公司,從而判斷這兩大類股票的展望。某些板塊和行業在價值股指數的比重較大,包括能源、銀行、必需消費品、製藥及公用事業。
圖2:標普500指數板塊及子行業的年初至今回報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2022年5月18日
由於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能源板塊無疑是今年的贏家。另一方面,雖然銀行業在這個組別中表現最差,但貸款需求已有所改善,我們相信目前的利率環境有望繼續推高淨息差;近期資本市場的風險承擔拖累不少銀行股的表現,但我們相信情況最終將穩定下來。
必需消費品及製藥股在像現時不明朗及通脹時期來說,往往表現較佳,但隨著投資者減少高風險投資,轉投防守性較強的領域,這兩個板塊亦出現顯著的倍數擴張現象。商品成本上漲的現象,最終可能削弱必需消費品及製藥公司繼續加價的能力,因為消費者會選擇較相宜的產品,而且投資者繼續憂慮政府就藥品價格作出限制,從而對藥廠產品產生通縮效應。
過去,商品行業對我們來說普遍缺乏吸引力,原因是這些公司的資本回報率較低,但增產的制肘有所增加,加上企業管理層在運用資本時更加嚴守紀律,這或多或少改變其展望。雖然我們認為捕捉短期供應鏈受阻的獲利空間並非審慎之舉,但長期供求環境確實可能有利於資本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