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 — 給投資者的 10 個關鍵要點
ESG策略及發展主管Adrienn Sarandi出席在埃及舉行的COP27氣候會談的第一週會議。她在本文將集中探討10個關鍵要點,並闡述對與會者最關心的議題有何看法。

13 分鐘閱讀
焦點分析:
- 各國現時在推進氣候議程的具體政策方面缺乏實質進展,這方面的工作成為會議焦點。會談最終達成了一項突破性協議,締約各方首度同意設立專門的聯合國「損失與損害」基金,並且在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以協助緩減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取得進展。
- 潔淨科技加速現象正在推動這股動力,許多初創公司、企業、非政府組織、數據和人工智能專家、科學家、食品和農業企業以及其他貢獻者正在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以應對大部分可持續發展挑戰。
- 淨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政治、經濟和國家利益相爭的問題。低碳轉型極其複雜,但能源危機讓所有人意識到,能源轉型亦關乎國家安全,而氣候變化不再只是環境問題,更威脅到生命、民生、食品資源,以及日常生活的每個領域。
您對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的第一週有甚麼看法?與COP26相比如何?
兩屆大會可見重大差別。2021年,COP26提出了更進取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並承諾加快在煤炭、甲烷、森林砍伐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工作,但並無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今年,在烏克蘭戰爭、通脹飆升、食品和能源短缺以及持續去全球化的環境下,各界預期這次大會難以討論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
在大會舉行之前,締約各方的焦點是技術性討論為主,並側重於實施層面。然而,大會開始時並不順利,由始至終都頗為混亂。平心而論,我在第一週對於達成任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沒有太大期望。在嚴峻的經濟和政治環境下,COP26中所展現的活力和樂觀情緒,到了COP27幾乎煙消雲散。
參會名單亦值得一談,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同樣是石油出口國,而兩國均派出龐大而顯赫的團隊,另外亦有636名化石燃料說客出席——比COP26多出整整100人。與此同時,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主要領袖,以及去年出席格拉斯哥大會的大型銀行則未有列席。令人欣喜的是,新任巴西當選總統魯拉矢言打擊非法破壞亞馬遜雨林的行為,這一點與其前任相同,亦因此受到熱烈歡迎並引起轟動。
各國現時在推進氣候議程的具體政策方面缺乏任何實質進展,埃及和許多已發展國家表示關注,當中討論到現時的綠色投資與所需資金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與已發展國家相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融資渠道更緊絀,資金成本亦更高。大會的第一週瀰漫著嚴重的挫敗感,但締各方均有決心取得進展。
到底是否有重大進展?
儘管近期全球面對挑戰,使氣候議程受到冷待,但最終仍取得一些進展。會談再次延長至週日上午(與去年一樣),終達成一項突破性協議——設立全新的聯合國「損失與損害」(L&D)專項基金,當中的細節將於2023年11月的COP28大會上協定。另外,各國亦成功在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以助緩減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取得進展。
雖然參會者在適應工作和L&D方面達成共識,但提高緩減目標方面的進展甚微。今屆只有零零星星的締約方更新國家自主貢獻(NDC),以符合攝氏1.5度升幅限制的目標。在接近200個國家中,只有24個國家略為調高目標。此外,這次會談未有積極落實COP26對逐步減少化石燃料和停止使用煤炭的承諾。最終文本亦允許各國過渡至「低排放」能源,從而容許使用天然氣資源一段較長時間。與此同時,金融行業繼續強調,要達到攝氏1.5度升幅限制的目標,並按照時間表實現淨零,政策官員必須提供適當的誘因,並通過補貼和污染徵費而落實推動脫碳的政策。
淨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政治、經濟和國家利益相爭的問題。我們現時距離實現淨零目標仍有漫漫長路,但能源危機讓所有人意識到,能源轉型亦關乎國家安全,而氣候變化不再只是環境問題,並威脅到生命、民生、食品資源,以及日常生活的每個領域。
因此,我有信心各國將加大力度落實必要的氣候政策,使氣候目標與工業和國家安全目標保持一致。這有望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建設和部署,使投資者能夠透過適當的誘激因配置資本,為過渡工作提供資金。
參加第一週的大會後,您有甚麼重要得著?
我認為當中有10大要點:
- 接近三十年來,全球南方國家(拉丁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的貧窮國家一直要求富裕國家幫助承擔氣候變化所產生的成本,原因是該等國家對於在大氣層累積造成的大部分排放負有責任。全球南方國家幾乎沒有方法保護自己,因此針對損失和損害融資的協議在COP歷史上具有真正的重要意義,並獲非正式地列入議程超過30年。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資金承諾,但能夠取得明顯進展確實意義重大。
- 一個備受關注的新項目是改革多邊開發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容許運用其資產負債表以協助抗衡應對氣候變化,此舉將確保部署的資金真正發揮催化作用,並能夠更有效地利用私人融資,尋求釋放大約1萬億美元的資金,並且流向最有需要的領域。多邊開發銀行需要透過創新結構來降低投資風險,從而吸納私人資本。混合融資的使用在COP27中備受關注,因為東前亟需擴大融資,倘若沒有私營機構參與,這將無法實現。
- 承諾實現淨零排放的國家於2021年顯著增加,但排放量亦有所上升。我們仍朝著攝氏2.4至2.9度的目標邁進,而倘若沒有全球協作以及碳定價、調整補貼對象和幫助發展中國家脫碳等政策,氣候災難似乎將會成為常態。
- 令人失望的是,只有極少數國家宣布提高國家自主貢獻的目標,但我對甲烷方面所取得的進展感到鼓舞,目前有150多個國家承諾在2030年或之前將甲烷排放量減少三成以上。
- 由於我們在緩減方面嚴重落後,因此必須開始對適應工作更迅速地投放更多資金,但各方意識到緩減和適應不是「非此即彼」,而是需要在兩方面同時採取行動。今天致力投入緩減工作,就能夠減輕未來的適應工作。如沒有幫助發展中國家緩減和適應氣候變化,淨零目標只會流於空談。這些國家需要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才能實現轉型。
- 地緣政治在短期內是一個制肘,但中長期可能有助加快進程,因為各國清楚意識到,有了充足的廉價潔淨能源,將解決可靠性、可負擔性和可持續性的三大能源難題。美國總統拜登的宣言亦令人振奮:「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野蠻攻擊,加劇糧食短缺、能源飆升和成本,導致能源市場更為波動,並且推高全球通脹。在此環境下,我們前所未有地更迫切需要迅速行動,加碼履行氣候承諾。俄烏戰爭只會使各國減少依賴化石燃料的過渡議程變得更加迫切。」
- 不過政治仍是解決氣候危機時最棘手的部分。我們擁有科技、資金和全球各界的目光,但政治意願仍然不足。大會期間的討論強調,雖然每個國家是地球未來的一分子,但各國需要以實質行動配合。
- 要實現淨零,將需要大量資金,但一系列出眾的潔凈科技以及我見過的無數初創公司,使我更有信心潔淨「科技加速」現象將推動這股勢頭,並加快邁向低碳和循環經濟的過渡進程;不過,所謂的靈丹妙藥並不存在。沒有任何一種科技能夠解救我們,而我們需要在所有解決方案上取得進展,並在這十年內大幅減少排放。
- 我認同國際能源署(IEA)提出最遲在2030年或之前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的呼籲,且儘管環境困難,但我認為125至275兆美元的長遠機遇未受影響。COP27鞏固了我的觀點——投資者應準備進行他們經歷過最大規模的資本重新配置。
- 在本屆締約方會議上,糧食安全成為重要議題,並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這一點不足為奇,畢竟氣候變化直接導致許多發展中國家出現飢荒和飢餓,而俄烏衝突亦加劇糧食危機。解決方案包括避免食物浪費和轉向植物為主的飲食,從而增加可供食用的糧食數量。替代蛋白質和室內農業以及自動化和機械人技術的科技創新,可確保依賴進口的地區能夠在糧食方面自給自足。混合融資和對沖便利措施等融資工具有助促進基建投資。政府需要制定針對性的政策和規例,並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以及對環球農業持續作出投資。
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淨零排放需要甚麼條件?
錢、錢、錢!資金是緩慢氣候變化的成敗關鍵。縱使我們距離按照時間表實現淨零過渡仍有相當一段落差,但亦必須增加適應方面的資金投入,以應對必然出現的極端天氣事件、糧食和水資源短缺、土地流失和其他即將面臨的災難,並確保能夠為最易受影響的對象提供最大幫助,這需要大量資金,而等待的時間越長,成本就越高。
當今世界以增長為重,人口日益增加,且越趨兩極分化,而政治和經濟目標有所衝突,綜合以上種種因素,我們應如何在人口增長或放棄GDP增長的情況下引導資本,從而實現進取的氣候目標?這正是我們所提及150萬億美元淨零大挑戰!1
動用氣候資金長久以來是一大挑戰。政府和開發融資機構等公營界別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未能大規模釋放私營界別的資金。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在大會第三天指出當中的挑戰,表示「沒有政府擁有足夠資金來應付過渡的開支,因此私人市場需要參與其中。」他這番話確實言之有理,逆到底,私營機構需要承擔每年所需數萬億美元投資的大部分,方可引領全球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淨零排放,但誘因和釋放私營資金的政策尚未面世。
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企業均有派代表出席位於沙姆沙伊赫的會議。事實上,這是企業參與數目最多的一屆COP,但公私營界別之間在實務上存在割裂,正好象徵一個持續的循環論證,那就是公營界別向私營市場尋求資金,而私營市場則向政府尋求適當的政策和誘因。
倘若各國政府有意迅速調動資金,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是將補貼重新轉向綠色能源,發展碳市場(無論是合規還是自願)並制定所需的規則和機制。如缺乏適當的誘因,我們將無法充分及時淘汰化石燃料,因為除非在經濟上變得可行,否則企業將始終傾向作出排放,但這並不意味著要馬上徹底摒棄化石燃料,不過政府需要引領可再生能源的過渡工作,令碳價格發揮作用。
本屆COP的討論集中一點:如何在退休基金和保險資金幾乎沒有承險意欲的領域釋放機構投資者的資金。混合融資、更多帶有標籤的債券、新適應債券、私募股權和債券、慈善事業和家族辦公室投資,均需要在這方面發揮作用。
會議期間,與會者詳談為何資產管理公司不願冒險投資發展中市場的潔凈和賦能基建等項目。只有極少數客戶願意接受其流動性、投資額度、信貸風險、透明度和數據,但非洲與會者認為,投資者心目中認為非洲項目的風險和現實情況大不相同。混合金融和發展金融機構需要介入並降低投資風險,以增加私營界別對發展中經濟體的投資。綠色銀行亦正在利用創新融資,加快向清潔能源的過渡進程。
您認為未來將會有什麼變化?
所有會議均重點談論數據的問題,許多投資者指出持續的數據困難阻礙了進程。我遇到一些優秀的數據供應商,部分提供值得留意的生物多樣性和替代數據產品,亦有部分提供可靠工具,用作衡量公司向淨零過渡的可信度和進展。許多初創公司正在使用區塊鏈,並推出多項舉措來重點關注供應鏈的可追溯性。隨著這些數據組合的可用性和涵蓋範圍日趨成熟,預料將帶來更多深入見解和投資啟示。
在公共政策和企業淨零承諾缺乏實際進展的情況下,我們難免感到悲觀,但與眾多初創公司、企業、非政府組織、數據和人工智能專家、評級機構和投資者會面後,我確實比會議前更加樂觀,因為他們的創新解決方案可以應對大部分可持續發展問題。許多創新來自小型公司,這一點令我留下深入刻象,而我們必須尋找方法為這些初創公司提供資金。
大型公司的進展亦令人鼓舞,截至2022年6月,全球超過三分一的大型上市公司已訂立淨零目標,比前兩年顯著增加。2 縱使大部分目標尚未達到最低報告標準,但方向明確。至於在氣候行動方面滯後的公司,甚至出現漂綠行為的公司,則日益受到投資者、媒體和公眾的譴責。公司不能再作出不實的排放聲明,亦要證明自己在氣候風險加劇時如何調整業務模式和策略。
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提供資金協助在氣候變化方面展現出真正領導力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較有可能(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抵禦系統性氣候風險。
就個人而言,這次COP之行對您來說有何亮點?
對我來說有三個重點,次序不分先後:
- 在投資COP開始時,一位饒舌歌手上台演唱了一首氣候主題的饒舌歌曲,其演出風靡全場,為會場注入活力。
- 週末,我在沿海城鎮達哈布參加了由一位海洋生物學家講授的海洋健康課程,內容相當有趣,隨後進行了一次潛水清理活動。
- 我亦遇到了許多有著不可思議想法的年輕人,他們在潔淨科技、食品和農業、自願性碳市場、區塊鏈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需要進行融資。我深感榮幸能夠聆聽這些創新者的熱情和奉獻精神,他們致力應對氣候變化,令我們和後世享有更宜居的地球環境。
本人與同事、環球科技領導團隊可持續發展分析師Kimberley Pavier一同出席COP27。圖片來源:駿利亨德森投資。
1 看淡淨零的150萬億美元押注將會輸掉(The $150 trillion bet against net-zero is losing) | 專題 | GRC 世界論壇。
2 2022年淨零評估 | Net Zero Tracker。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or sustainable investing considers factors beyond traditional financial analysis. This may limit available investments and cause performance and exposures to differ from, and potentially be more concentrated in certain areas than, the broader market.
適應指幫助國家和弱勢社群能夠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
混合融資是策略性地使用發展融資,以動用額外資金,從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碳定價是一種評估溫室氣體 (GHG) 排放外部成本的工具 – 公眾承擔的排放成本,例如作物受損、熱浪和乾旱以及洪水和水平面上升造成的醫療成本 – 並透過價格將它們與來源掛鈎,通常採用已排放的二氧化碳 (CO2) 價格計算。
信貸風險指借款人可能無法償還貸款或履行其合約義務,從而導致貸款人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一個國家在指定時間(通常是每季或每年)生產所有製成品和服務的價值,通常與前一段期間比較並以百分比列示,亦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經濟活動的廣泛指標。
漂綠用於描述使產品、政策或活動貌似較其內涵來得環保的行為或做法。
損失與損害(L&D)可以歸類為經濟或非經濟性質。經濟損失與損害是可以指定貨幣價值能夠反映的負面影響,例如基建受洪水破壞的重建成本,或乾旱損壞農作物的收入損失。非經濟損失與損害是貨幣價值難以反映的負面影響,例如生物多樣性流失。
緩減/緩解措施是指減少或防止溫室氣體排放的工作。
國家自主貢獻(NDCs)是各國為減少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影響而設定目標的行動計劃。這些計劃旨在釐定如何實現目標,並闡述監察和驗證進度的系統,助其穩步邁進
淨零指從大氣層清除溫室氣體,以產生的平衡溫室氣體。
投資額度指投資的金額 – 或可能投資於一家公司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