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應對通脹問題?
投資組合經理Alison Porter探討科技行業的背景,闡明企業為何優先進行數碼轉型,以抵銷成本上升的影響。

10 分鐘閱讀
焦點分析:
- 通脹影響需求並導致企業成本增加。由於資本成本上升,具吸引力但回本期長的主題投資領域或會被壓縮;科技股投資者需要採用更嚴謹的估值原則,並專注企業的財務實力。
- 然而,科技歷來使產品和流程變得更便宜、性能更快和質素更高。
- 數碼轉型和科技解決方案的應用可作為對抗通脹升溫的長遠策略,具體是透過促進生產力、自動化和資源優化來實現。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世界各地的政府和企業被迫關閉大部分實體生產設施和投資項目,基本上供應量降至零。 同時,政府不得不推出史無前例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以渡過危機。 一直存在着的「人口計時炸彈」日益受到關注的情況下,由於持續的供應鏈困境、勞工短缺、醫療護理成本上漲、運輸樽頸以及燃料成本上升,需求與供應的改變引發通脹飆升不足為奇。
雖然貨品通脹可能會因能源價格回落而降溫,但最大的成本壓力其實來自服務業,當中主要是工資,可能形成更加持久、令各國央行更難以提高利率來應對的通脹現象。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央行皆在致力維持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以及控制不斷飆升的通脹,一如經濟學家提醒我們留意的吉布森悖論(Gibson’s paradox)和費沙效應(Fisher Effect)。就觀念而言,環球科技領先團隊始終認為,科技是一門解決問題的科學。25年來,債券孳息率和通脹率回落與科技應用之間,存在顯而易見的關係。回顧歷史,透過提高生產力、降低勞工及生產投入成本、整合供應鏈等做法,已把科技應用與全球化相結合,降低了通脹預期並驅使債券孳息率回落。
長遠而言,科技應用的普及可驅使通脹率與債券孳息率回落

資料來源:駿利亨德森投資、*花旗研究部,截至2016年12月30日。彭博美國10年期國庫券孳息率,1980年3月至2022年9月。
坦白地說,我們的意思並非是科技支出將在中短期內受惠於通脹壓力。抵抗通脹不僅需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還需要政府和企業嚴格把關,這包括控制科技在內的各種支出。然而,我們完全同意微軟行政總裁Satya Nadella的觀點,即「在通脹中的經濟環境,科技是發揮通縮作用的一股力量」。我們相信,長遠而言,對數碼轉型、生產力及資源優化工具的投資,將被視為對抗通脹的支出,而非助長通脹的支出。
科技為何是發揮通縮作用的一股力量?
從本質上來說,科技使產品和流程變得更便宜、性能更快和質素更高。1965年,Gordon Moore假設,大約每隔兩年,微型晶片上的電晶體數目就會增加一倍,而價格就會減半。根據摩爾定律,隨著成本下降,電腦運算能力呈現指數級的增長。這個定律使電腦運算能力大為普及——在隨後50年內,它使地球上一半的人都可擁有20世紀60年代美國太空總署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雖然摩爾定律的原理目前對微型晶片研發商是一種壓力,但科技可以使產品和流程變得更便宜、性能更快和質素更高的基本理念依然不變。這種理念遍及許多領域,例如在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內,領先的雲端服務提供商正致力降低運算和數據儲存成本,在潔淨能源和電動汽車領域中,科技可改善買家的負擔能力和產品功能。
科技應用的普及如何減少通脹升溫的影響?
我們來探討一些關於科技為促進生產力、自動化和資源優化所提供的解決方案的例子:
- 低碳、低電力消耗基礎設施
電腦運算能力的激增,亦促使電力消耗呈現指數級的躍升。這是氣候變化和能源資源限制帶來的挑戰,業界需要過渡至採用低碳雲端技術和5G架構,以作應對。雖然數據量呈爆炸式增長,但有賴轉用雲端運算和擁有超高效數據中心的超大規模科網企業,數據中心在過去十年間的電力消耗幾乎保持平穩。超大規模科網企業具有明顯更高的電力使用效率(PUE)。2018年,微軟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實地解決方案相比,微軟的Azure雲端平台的能源效率高出93%,碳效率高出98%。投資垂直一體化解決方案,例如機架式伺服器內的nVIDIA圖形處理器(GPU),其電力消耗為傳統機架式伺服器或快閃儲存系存統的1/20,可節省超過 50% 的能源。 超大規模科網企業亦在使用可再生能源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除抵銷碳排放量之外,還轉向使用完全無碳的電力。 Alphabet旗下的Google設定一個目標,到2030年或之前其數據中心和辦公室全天候使用無碳電力。與此同時,企業一直在考慮轉用公共雲端,籍此促進數碼轉型、提高靈活性並使資訊科技預算週期更偏向於由營運支出推動,而非由資本支出推動。目前,能源成本、能源安全和碳排放逐漸成為轉型的強大動力。
問題:高昂的能源成本
解決方案:新一代低碳基礎設施

資料來源:nVIDIA,截至2022年5月31日。提述個別證券並不構成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證券、投資策略或市場板塊的建議,亦不應假設個別證券有利可圖。 駿利亨德森投資、其聯屬顧問或僱員可能持有前述證券。
- 科技和新業務的形成
2021年,美國有將近540萬人申請小型企業營業執照,較2019年1增長50%以上。 全球初創企業融資金額為6,430億美元,與十年前相比增幅達十倍2。初創企業為何能蓬勃發展? 雖然利率和融資一直相對較低且容易獲得,但初創企業趨勢的核心是,科技實際上讓創業變得更加容易。 與科網泡沫時代不同的是,企業無需借入數千萬美元,以購買電腦運算能力和數據儲存空間——他們現在只需向雲端服務提供商租用即可。 他們亦無需涉及廣告、銷售、進入市場、開拓和連接分銷渠道的巨額預算。 Alphabet、Meta和TikTok等公司已經制訂具針對性的自助服務方式來投放廣告,而Etsy、eBay和亞馬遜等網絡商城提供接觸客戶的渠道,後者還提供倉儲及物流服務。支付數碼化使開立發票、庫存管理和物流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因此,雖然大型科技公司受到許多批評,但他們促成更多具獨特創新和創造力優勢的初創企業的成立。「創作者經濟」是增長最快的小型企業板塊之一。Linktree發布的《2022年創作者報告》指出,網絡現時有2億名內容創作者3,包括Instagram、YouTube、Facebook和TikTok等創作者平台上的創作者,他們能把內容變現為金錢,並賺取額外收入。
- 資源優化與循環經濟
能夠追蹤和重複使用產品,便可顯著提高生產力。 供應鏈、運輸和物流中的資產追蹤功能有助優化貨物儲存及其運輸,從而節省里程和優化容量。透過使用微型晶片和軟件追蹤資產,零售、健康護理、航空和製造業等行業的公司如今能夠實時檢視資產的位置,了解設備狀態並更好地規劃資源利用。
- 推動電氣化
潔淨能源與可持續運輸以科技為動力,推動向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運輸過渡,包括零排放車輛、網約車和自動駕駛。不過,這如何協助應對通脹問題?今年8月美國通過的《降通脹法》正好用以說明這個情況。這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用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聯邦法例。該法案提供稅收激勵措施,鼓勵國民使用美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建立更潔淨的製造業並提高風能和太陽能裝機容量。科技投資令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持續下降,而且效率持續提高,電動汽車變得更具競爭力。例如,太陽能逆變器和微型逆變器的技術進步不僅可以提高太陽能轉換率,亦可以提高太陽能的可靠性,以及太陽能更順利與電網整合。就電動汽車、功率半導體而言,使用碳化矽等更環保的科技以及更先進的智能電池管理系統,能夠提高電池效率。最終,這可增加續航里程並透過能量儲存的第二次利用,來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 提升勞工生產力
生產力與資源優化是解決熟手勞工短缺的關鍵所在。 科技的運用並不僅限於在網上接受教育和學習技能。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提供智能的方法,幫助提升勞工技能。軟件增強勞動力的調節度,以便生產更好地配合高峰時間的客戶需求。另外,雲端軟件公司正協助許多行業重組工作流程和實現自動化回應;而在健康護理行業,機器人手術方便技術最嫻熟的外科醫生分享最佳實務。
- 管理健康護理成本
在過去25年,消費物價的漲幅幾乎從未超過健康護理通脹(就診和處方藥物成本),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整體通脹放緩,醫療價格仍繼續上漲。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健康護理成本受到的影響雖已滯後,但商業顧問麥肯錫近期的一項研究指出,無可避免的是,健康護理通脹會再次追上整體服務業的漲幅。對於政府和健康護理服務提供商如何未雨綢繆以及抵銷這方面影響的建議,理所當然是以科技為重點,而且需要「健康護理組織從根本上進行自我調整,透過增加數碼及先進分析能力來實現更高的生產力」。行政支出約佔美國4萬億美元健康護理支出的25%4。自動化安排、改善患者獲取服務及精簡臨床工作流程等措拖,都是解決該行業成本上升的方法。 長遠而言,使用人工智能加快研發具臨床前景的化合物,可以將臨床前期藥物開發花費的時間減少75%,並將初期開發成本降低多達一半。 利用龐大運算能力的人工智能,還將在降低高昂血液篩查成本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這有望促成及早發現疾病及降低治療計劃的費用。
對科技股投資者而言,專注於估值原則仍是當務之急
這只是提供一個想法以及一部分領域和例子,以解釋為何即使在經濟增長疲軟和通脹上揚的時期,企業仍將繼續投資在數碼轉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領域可提供令人振奮的投資機遇,但面對不明朗的宏觀環境,投資者亦須採用更嚴謹的估值原則,發掘擁有強勁資產負債表和穩健自由現金流前景的公司。這需要把焦點放在駕馭炒作週期上,研究如何投資從長期主題中受惠,並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公司,但只有在增長預期理性和估值合理時,加上財務實力允許公司利用自身競爭優勢的情況下,才應投資這類公司。
資料來源:
1 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0924
2 https://news.crunchbase.com/business/global-vc-funding-unicorns-2021-monthly-recap/
3 https://linktr.ee/creator-report/#ToC
4 McKinsey.com:《風起雲湧:通脹對健康護理板塊的變革性影響》(The gathering storm: the transformative impact of inflation on the healthcare sector),2022年9月19日。
免責聲明:
提述個別證券並不構成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證券、投資策略或市場板塊的建議,亦不應假設個別證券有利可圖。 駿利亨德森投資、其聯屬顧問或僱員可能持有前述證券。
科技產業或會受到現有科技過時、產品週期短、價格和利潤下跌、市場新對手帶來競爭以及整體經濟環境的重大影響。集中投資單一產業的波幅或會高於集中程度較低的投資和市場整體的表現。
外國證券須承受額外風險,包括貨幣波動、政治和經濟不明朗因素、波幅較大、流動性較低以及財務和資訊報告標準的差異,上述風險在新興市場較為嚴重。
吉布森悖論(Gibson’s paradox)指在金本位制度下,觀察到的英國利率與物價水平之間存在的長期正相關性。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後來稱這種關係為悖論,因為他表示,現有經濟理論無法解釋這種關係。費沙效應(Fisher Effect)是經濟學家Irving Fisher提出的一個經濟理論,解釋通脹與實質利率和名義利率之間的關係。費沙效應指出,實質利率等於名義利率減去預期通脹率。
圖形處理器(GPU)為平行運算而設計。圖形處理器是專門的電子電路卡,與電腦的大腦 - 中央處理器(CPU)同時運作,用於提高運算性能。
債券孳息率:證券的收益水平,一般以百分率列示。請注意:債券孳息率下降意味著價格上升,反之亦然。
貨幣緊縮措施:指央行透過加息並減少貨幣供應的活動,目的是壓抑通脹和減慢經濟增長率。
炒作週期:代表一項科技從構思到廣泛採用的不同發展階段,當中包括投資者在該週期內對該項科技及相關股票的情緒。
通脹╱通縮:通脹指經濟體系的貨品和服務價格升幅。反義詞是通縮,即經濟體系的貨品和服務價格下跌,通常反映經濟正在放緩。
主要投資風險:
- 本基金投資於股票,須承受證券價值波動的股本證券風險 。
- 投資本基金涉及一般投資、貨幣、流動性、對沖、市場、經濟、政治、監管、稅務、有關證券借出、有關反向回購交易、金融及利率風險。在極端的市場環境下,閣下可能會損失全部投資。
- 本基金可使用金融衍生工具降低風險及更有效率地管理基金,並涉及對手方、流動性、槓桿、波動性、估值及場外交易風險,可能蒙受重大損失。
- 本基金的投資集中於科技行業,或會具較高波動性,並承受科技相關公司風險。
- 本基金可能投資於歐元區/ 歐豬五國, 或會蒙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風險。
- 本基金可能徵收業績表現費。即使投資資本虧損,投資者也可能需要支付此費用。
- 投資者不應只根據此文件而作出投資決定,並應細閱有關基金銷售文件,了解風險因素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