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電氣、數碼:第四次工業革命
可再生、電氣、數碼:第四次工業革命
環球可持續發展股票主管兼投資組合經理 Hamish Chamberlayne分析未來十年轉型期間將有多少改變,同時闡釋數碼化、電氣化、去碳化之重要性。
重點摘要:
- 化石燃料經濟高度複雜且相互依賴,因此梳理排碳體系並非易事。
- 國際政界對氣候議題立場趨向一致,意味全球潔淨科技投資同步崛起之條件逐漸成形。
- 數碼化、電氣化、去碳化(「DED三化」)乃達成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目標之有效催化劑。
由人們開始理解可持續發展與創新息息相關,至今已接近三十年,如今將迎接另一個十年重大變革,亦即轉型至低碳經濟的進程終於開始加速,去碳化將成為這個世代重大投資趨勢,深深影響各行各業。
何謂低碳投資?
低碳投資遠不止於投資可再生能源公司或摒棄化石燃料投資,畢竟工業革命至今250年,人類利用化石燃料作為增長引擎,令經濟取得長足進步,但亦造成副作用,因為排碳流程深入日常生活當中而難以完全切割,所以本質上,化石燃料早已與全球經濟體系密不可分。
此外,幾乎各行各業均會排放溫室氣體,主要包括運輸、電力、發電、工業、商用、住宅建築及農業,惟如圖1所示,化石燃料在經濟上相當複雜且相互依賴,每個行業可以再細分為不同從屬產業與行業,受化石燃料左右的程度各異,因此梳理排碳體系並非易事。
圖1:全球各個產業溫室氣體排放
資料來源:2020年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之 Climate Watch組織報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由2016年起。.
潔淨科技投資同步崛起
今年,全球主要國家紛紛提出宏大願景,正面應對氣候變化,世界40名領袖在4月便舉行「氣候領袖峰會(Leaders Summit on Climate)」,通過網絡討論氣候危機,其中美國表示將以2005年為基準,在2030年減排50%至52%,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宣布2026年起逐步減少煤炭用量,英國政府更訂立全球最進取之氣候變化目標──2035年排放量較1990年銳減78%,其第六份碳預算將納入國際航空、船運排放量,從而可望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之75%。
眼下國際政界對氣候議題立場趨向一致,情況令人欣喜,意味全球潔淨科技投資同步崛起之條件逐漸成形,但上述氣候承諾對化石燃料經濟又有何影響?
為達成升溫1.5oC目標,我們必須針對不同產業及行業,提出多重解決辦法,各國亦要在未來二三十年將一級能源之發電比例由20%提高至50%,而美國已制訂重要法規,部分校巴將改為電動車,亦會改造建築物以符合更嚴格環保標準、降低煤炭用量與天然氣發電、投資電力及可再生能源基建。與此同時,英國宣布2030年禁止銷售柴油和汽油車,並投入2,000萬英鎊補貼電動車。
「眼下國際政界對氣候議題立場趨向一致,情況令人欣喜,意味全球潔淨科技投資同步崛起之條件逐漸成形。」
十年重大變革
電動車風行全球尤其令人期待,因為電池及運算科技不斷發展,相關成本逐步下降,令電動車可望大量生產和普及,此現象亦即所謂的「S曲線(S-curve)」,從線狀圖形可見,創新科技起初發展緩慢,成熟時會開始加速,最終則趨於穩定,而電動車只是其中一項實例而已。簡而言之,當前很可能是十年重大變革的起點,而S曲線會在許多不同行業中出現。
我們可以借助LED燈泡說明:LED的發光過程稱為「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有別於傳統白熾燈藉著加熱燈絲而發光,LED燈透過半導電材料傳送電流和發射光子,而這個流程亦可用於傳送數據,無線光通訊(LiFi,近似WiFi)便是利用LED發光原理而傳送數據之無線通訊科技。
「所有變革之核心乃電氣化,隨著電氣化持續發展,所有物品將走向『智慧』與連結之路,不同產業及行業之界線將趨於模糊。」
LiFi的詳細技術內容令人刮目相看,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電氣化與數碼化息息相關,隨著電氣化持續發展,所有物品將走向「智能」與互聯,不同產業及行業之界線將趨於模糊,而科技進步令萬物的連接更加緊密,未來十年將有多條S曲線出現,屆時傳統類比式產品(analogue products) 將被新世代雲端運算與工業物聯網所取代,而這個轉變已在智能汽車、智能手錶甚至智能雪櫃身上出現,我們可以據此認定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參見圖2)。
圖2: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與科技型經濟合而為一
資料來源:駿利亨德森(2021年數據); *Citi Research(2016年12月31日數據)。
第四次工業革命使經濟型態擺脫「化石類比」而邁向「可再生電氣數碼」的時代,而這個過程正是去碳化並轉型至低碳經濟之核心,數碼化、電氣化與去碳化(「DED三化」)則是發展的主軸,全球經濟的所有層面均會受其影響,為此,投資組合亦要順應變革,何況DED三化發展已隨著去年疫情爆發而加速,經過彼此融合,將會是達成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目標之有效催化劑。